慧妹有话说:
“我家的车几十万元买的呢!”“我家住复式楼,我的房间可大了!”日前,东部新城一家学校的几名学生放学闲聊时的内容。路过的老师和家长听后感慨道:现在的孩子太社会化了!整天在同班同学面前,说这种很世故、很成人化的话。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本来是大人们谈论的话题,却成了时下部分儿童闲聊时不经意间蹦出来的谈资。不仅如此,市场上孩童消费也越来越趋成人化。面对“小大人”的趋向,是喜还是忧?
●主持人:柯慧敏
孩子早早地成了“大人”
“我不太喜欢孩子过早地成为大人。”在东部新城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冯子秋说。“现在就反感我的孩子和我讨价还价。以前,他小的时候帮我做事不谈钱的,让他干就干了;现在,让他去超市帮我买点东西,他会跟我谈条件——‘妈妈,给我十块钱’。花钱已经成了他的一个习惯,每天不买一点小东西,他就不干,吵着闹着要我给他钱。小学生就应该有个小学生的样子,天真烂漫多好。前段时间,儿子问他爸爸,‘你最近愁眉苦脸,是不是你的股票是不是赔钱了啊,我们是不是没饭吃了啊?’我听了又好笑又可气。”
“这个社会竞争太厉害了,我觉得让孩子早点进入社会角色也有好处,可以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家住滨江苑附近的姜明翔如是说,“啥也不懂,进入社会是要吃亏的。我的孩子在班上竞选班干部,我就鼓励她参加竞选,一来可以锻炼孩子的能力,还可以给老师留下好印象;要想和同学关系搞不好,可以请他们来家里玩玩。同学送你礼物了,你一定要找个机会买些礼物送给对方,这是礼尚往来。”
孩童消费趋向“成人化”
记者走访发现,如今市场上童装式样很有成人化的趋势,紧身衣、毛皮的外套、模仿国际时尚大牌的小挎包,这样的成人服饰元素如今颇受年轻父母和孩子们的欢迎。“成人化”的还有童装价格。
在服装价位相对适中的人民路商圈,一般一件质料稍好的单衣售价也要超过百元;而在规模较大的商场或名牌童装专柜,一件纯棉的单衣标价也有二三百元,而设计新颖的小皮衣等则动辄成百上千元。部分童装的价格比成人服装还要贵。
不少商家顺应趋势,专门开设了针对儿童的影楼,年轻的父母爱带孩子光顾,孩子们穿上成人化的豹纹皮衣、渔网袜、蕾丝边小抹胸等,配合地摆出耸肩、撅嘴等“成熟造型”。
10月27日,在高井头附近一家影楼,一位来给孩子取照片的妈妈说:“今年的这个生日带她拍了写真集,算是儿童生活的一个留念吧。”照片上的孩子,化着浓妆,穿着成人的服饰,摆着成人的造型。“平时用手机拍的只是生活照,没啥意思。上次,他们幼儿园的一个小朋友把自己拍的照片拿来了,我的孩子看了,也想拍。我打听了一下,价格从几百到几千的都有,开始有点舍不得,后来想想,拍就拍吧。”这位妈妈边欣赏照片边说,“是有点‘小大人’的感觉,你看这张,挺成熟的。眼下流行,孩子也喜欢,没办法。”
家庭教育让孩子变得“成人化”
该家长也透露,平常孩子参加各种比赛活动时也需要浓妆艳抹、身着华丽服饰,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只关注外在美、忽略了内在美的培养。该市民认为,“孩子参加比赛和演出无可厚非,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有一定好处。但是家长要做好‘把关人’,不能让孩子过早接触太商业化的演出和训练。”
记者采访城区部分小学生家长时发现,父母们喜欢带孩子去参加成人聚会,去KTV、去饭店都要带上孩子,可是又没有时间照看他们,孩子们只好坐在一边,看着父母聊天应酬,听大人说一些家长里短。
对此,大观区心理健康教研员舒畅认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孩子之所以有这些“成人化”的语言和行为,与家长的价值观念和言行有关。“在大人面前,孩子表现出‘小大人’的样子,却丢掉了这个年纪应该有的童真和童趣,这是家长应该感到惋惜的。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讨论如何请客吃饭、如何挣钱等等,天长日久,对孩子的成长和身心发展没有益处。”舒畅建议,家长除了要从小培养孩子淡泊名利的物质观念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其健康成长,也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