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地方 >

70年“蝶变”路 见证宜城巨变

时间:2019-09-18 14:37:09 | 来源:安庆新闻网

道路是城市的骨骼和血脉,是历史脚步的聆听者与记载者。七十年,在历史长河里,只是一瞬间,可在城市道路守护者眼里,却不啻于一场“蝶变”。宜城发展日新月异,四通八达的道路更见证了这座古城的巨变。9月16日,记者专程采访了市市政工程管理处道路养护班班长焦庆祝和他一起感受城区道路及市政建设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宜城变大了、变美了……

众所周知,我市城区谓之宜城由来已久。可是,以前的宜城面积甚小。记者在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提供的资料中发现,民国期间,宜城老街狭窄弯曲,道路起伏不平,有“九头十三坡”之称。到清末民初,方才有较大兴举,当时将城中260余条多为鹅卵石子铺垫的街巷改为板路,并修建排水沟;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修建新市路、建设路、孝肃路、华中路、沿江路、程良路、玉琳路和环城马路等道路8条,道路总长7.7公里;到1949年,宜城面积约3.6平方公里,呈现的是四方之城,东至宜城路,南至沿江路,西至德宽路,北至菱湖南路。实有道路总长仅29.1公里。现如今,该处所管理的含绿化带、人行道,路面宽为60米以上的一级道路,便有83条,其规模同过去无法比拟,现在仅连接城市东西的皖江大道长度就达17公里,超过了1949年宜城实有道路总长的一半。宜城在岁月的变迁中,长大了、变美了,条条道路都呈现出靓丽风采。

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的焦庆祝师傅,今年54岁,有着33年的工龄,系省劳动模范。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我市自1982年开始对城区道路进行大规模改造,改造的第一批道路,便是集贤南路和龙山路。当时,他虽然还没有工作,但火热的建设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记得那时的施工现场有大量的施工人员,只有少许挖掘机在作业,还有众多的市民在一旁观望……

1986年,焦庆祝师傅第一次参与施工改造的道路是当时的二环路。他说,如今的市府路以前被冠名为二环路,即城市的外环之路,当时宜城的城市规模之小,由此也可以窥见一斑。焦师傅清楚地记得,当时不长的市府路建设就用了两年多时间。

据焦师傅介绍,修路的背后,还有诸多工作要做,以前修路有下水道、自来水管道等设施要配套进行。目前,修路则以机械化为主导,虽然地下设施比以前复杂多了,但工程进度大幅提高,比以前的进度要快二至三倍。他们虽然是管护单位,但对道路的修建工作还是十分了解的。

焦师傅的班组有18人,常年工作在一线路面上,这些城市道路的守护者不分昼夜地劳作在各条道路上。虽然,我市雨污分流工作得以实施,正常情况下,城区不会发生积水状况,但出现暴雨天气,地下管道则难以及时清除积水,因此,他们便冒雨赶到现场,掀起窨井盖,并安置警示标志,让积水迅速清除,也避免意外发生。变化的时代总有一些不变的风景,焦师傅和他的道路养护队员执着、坚守、敬业的身影就是城市每条道路上不变的风景。

焦师傅说,他儿时的宜城,通过龙山路和集贤南路便穿越了城市,步行也不会超过半小时。可现在顺畅地驾车穿越城区也要1个小时左右。当时,龙山路和集贤南路,在宜城是最为繁华的两条道路总长还不足四公里,目前,仅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维护的高标准道路便有83条,现在不仅有了城市下穿道路,明年还会有城市高架路,还有一大波的城市快速路正向我们赶来……

宜城变美了、变靓了,变得更加宜居了。


(通讯员 程飞 记者 胡玉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