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地方 >

乡村文化 根深叶茂

时间:2019-09-17 13:37:26 | 来源:安庆新闻网

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的“根”和“魂”。近年来,宿松县通过深挖民间文化资源,走出了一条以传承、发扬、保护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的独特道路,使植根于农村大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加熠熠生辉,助推了文化“立县、兴县、强县”建设,一座座散发着传统文化气息的现代化村庄在皖西南地区迅速崛起。

 挖掘“热家”建设乡贤文化

“热家”是热心家的意思,这是宿松民间对一心为公、乐于助人的人的一种称呼。

“唐家畈”是高岭乡的一个地名,因唐姓人口多,而成为该乡的代名词。明清以来,在当地民间就流传着“唐家畈的热家”的俚语。

如何发挥“热家”在引领社会新风尚、助力社会综合治理中的作用?近年来,该县高岭乡在这方面优质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实效。

2016年以来,高岭乡根据群众评议、组织考察,从群众中评选出50名“唐家畈的热家”,他们中有退休教师、老村干、企业家,也有普通农民。为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乡里成立了乡贤研究会、设立了乡贤工作室,并在全乡各行政村设立了乡贤馆及居民集中点设立了乡贤之家。聘请6名“唐家畈的热家”志愿者轮流值守乡贤工作室,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在每个乡贤馆、乡贤之家,分别聘请了3名“唐家畈的热家”志愿者,协助村里开展乡村文明创建工作。

前不久,叶邦安、赵阳贵两位“唐家畈的热家”在乡贤工作室值守时,成功化解了一起因子女不赡养老人而引发的复杂家庭纠纷。那天,老人的三个子女在两位“唐家畈的热家”的劝解下,都羞愧地向母亲认了错,并承诺从此好好地赡养母亲。

据了解,近年来,宿松县在发掘和弘扬乡贤文化上不断下功夫,以乡贤解疙瘩、畅民意、带民风,充分发挥乡贤在教化乡民、培育后辈、调解纠纷、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的引领带头和教育感化作用。

截至目前,宿松县通过在全县各乡镇设立乡贤文化研究分会、乡贤工作室,有150多名“热家”投身到社会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之中。今年以来,“热家”共参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70余起,化解率100%;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60场次,在教化民风、引人向善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热家”的示范引领下,全县有11个行政村分别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宜居村庄”等国字号荣誉,有62名“热家”被评为宿松县“新乡贤”。

 修缮“古建”弘扬家风文化

“未曾照面论爷亲,业绩光辉佑我行。掌县文坛人敬仰,捐资办校乐群英……”这是宿松县河塌乡兴岭村退休教书张兆孟为缅怀祖父张灿宇所作。

张梯楼、张灿宇、张龙瑞,系祖孙三代;三代人虽然成长于不同历史时期,但都有着爱国爱家、献身教育事业、乐善好施的高贵品质,张灿宇曾一次卖掉家中三百担田租来创办学校,还亲自出钱资助一些有培养前途的学生读书。三人的善行深深地影响着下一代。张兆孟继承先辈的优秀家风,扎根农村教育事业30多年,直至退休;如今他的女儿也义无反顾地投身基层教育事业。

“孝”是中华民族家风传承中亘古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念。

在高岭乡社坛村上屋组耸立着一座为青石结构的“节孝坊”。据宿松县高岭乡文化站站长熊文刚介绍,该“节孝牌坊”是宿松尚存的唯一一座古牌坊建筑,是清朝乾隆皇帝旌表当地熊氏家族祖孙两代媳妇王真娘、张英娘忍苦守节、孝俸公婆的。该牌坊始建于清乾隆八年,迄今270余年,“文革”中局部遭到破坏;2012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0月,该乡为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明家风、和谐家风,通过多方筹资,对古建筑进行修缮,使其恢复原貌。

“我的媳妇就是张英娘再世,比女儿还亲!”高岭乡妇女熊毛妹,公公早年去世,婆婆年迈多病,丈夫在外务工。她在家一边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上学,一边伺候婆婆;去年婆婆患病,在县城医院住院,她把孩子托付给乡亲照料,自己日夜守候在婆婆床前,端屎端尿,直至婆婆痊愈出院。

有孝道才会有好家风,孝老敬老在宿松县蔚然成风。从2013年起,宿松县每年都要组织开展“最美家庭”“宿松好人”等评选活动,以倡导和谐家风。今年以来,该县共有860户家庭参加“最美家庭”评选,其中260户被评为县级“最美家庭”、8户被评为省级“最美家庭”;有29人被评为“宿松好人”,18人被评为“安庆好人”。

 展示“乡音”发展戏曲文化

千百年来,地方戏曲以各自的艺术表现形态,或多或少地镌刻在我国历史长河的各个时期,并曾经和正在不断上演着永不落幕的艺术曲目。有着300多年发展历史的宿松文南词便是其中之一。

“文南词是流行于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带的稀有戏曲剧种,原系湖北广济、黄梅一带渔鼓小调,清末由逃荒艺人传入宿松,口口相传,成为一种有唱腔、有说白的单人演唱的曲艺形式。”谈起文南词,宿松县佐坝乡音乐教师刘晓文如数家珍。他对文南词情有独钟,20多年前就从事文南词研究,创作了《算命》《骂瓜》《卖茅草》等不同题材的文南词剧本。

刘晓文介绍,宿松文南词起源于佐坝,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传承谱系。佐坝乡龙门村虞炳炎是文南词第三代传承人。今年2月,虞炳炎老人病故。儿子虞观友“子承父业”,与妻子刘德梅一起挑起了松峦文南词剧团的重担。松峦文南词剧团始建于1931年,文南词第二代传承人虞正兴创办,当时还是个戏班,直到1949年才正式定名为松峦文南词剧团。

在虞观友家中,笔者见到了他父亲生前收集、保存的16本文南词剧本,其中包括《乌金记》《罗帕记》《玉堂春》等经典剧目,这些手工线装剧本纸张老旧,大多为毛笔书写,也有近代手工刻本、油印印刷。

今年73岁的虞前岳是“佐坝体系”第四代传承人。他说,过去文南词艺人都是在农村地区搭台演出,新中国成立后,县里成立文南词小组,多次组织民间老艺人、戏曲工作者挖掘整理文南词传统剧本,系统地对唱腔、板式进行分类完善,并组织开展各种演出活动,才使文南词从乡村走出来,登上大雅之堂。2008年,文南词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文南词被拍成纪录片搬上央视戏曲频道。

谈到文南词今后的发展,刘晓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说白最能体现一个戏剧的地方属性,文南词的说白应该是地道的“宿松话”,而时下,一些演员为了迎合市场、迎合观众的“口味”,将说白说成了标准的普通话,或其他口音,这显然违背了文南词作为地方戏曲的本来属性。他希望当地文化部门针对文南词声腔、说白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建立一个规范的标准,让原汁原味的文南词真正成为宿松县的一种文化标志。

据了解,2018年,宿松县共开展文化民生工程“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191场,开展戏曲“三进”(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演出活动128场;该县非遗保护中心开展国家级非遗“文南词进校园”演出活动20余场次。该县陈汉乡中小、实验中学松韵戏曲社团分别获评“安庆市戏曲进校园特色学校”“优秀学生戏曲社团”称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