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蚕海桑田”
岳西县是一个纯山区县,气候温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为栽桑养蚕提供了优良土壤和自然环境。据岳西县志记载,岳西农民取叶养蚕历史悠久,可上溯到1500年前。
从传统养蚕到科学养蚕应用;从一家一户的手工劳动到工厂化养蚕试点;从单一产业发展模式到资源综合利用多元化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岳西县蚕桑产业经过不断探索、改革、扶持,年产茧量从5.1吨提高到3553吨,桑园面积从650亩增长到7.5万亩,成为安徽省首个“中国蚕桑之乡”。
七十年间,经历了“黄金时代”,走过“低谷回升”,岳西蚕桑产业在起伏中向前。
传统养蚕:一天十几个小时不停歇
处暑已过,岳西县田头乡柳畈村蚕农柳向阳的早秋蚕已过三眠,接下来的十几天里,正是用桑的高峰期。柳向阳这些天忙着采桑、上桑,为了3万多头“蚕姑娘”的口粮,他一天要忙十几个小时。
“蚕在蜕皮的时候不吃不喝,我们就把这个阶段称为‘眠’,蚕的一生要经过五次蜕皮,五眠之后,就要上蔟、结茧。而三眠之后用桑量最大,也是养蚕最忙最累的时候。”柳向阳说。
柳向阳今年52岁,这是他养蚕的第35年。说起养蚕方式的变迁,他记忆犹新。
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土地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岳西县也不例外。桑树随地划分到户后,养蚕由原来的以生产队集体饲养,转变为分散到一家一户饲养。柳向阳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踏上了养蚕之路。
“每年5月1日-15日,每个乡镇的技术员会从县农委领回蚕种,再发给每家每户。蚕种装在小盒里,约13克,孵化后约在2.5万头左右。”柳向阳说。
将盒子里的蚕种倒入一张纸上,再用石灰和蚕药将蚕种围住,一天不能见光,到第三天,小蚕就孵化出来了。孵化的过程叫催青,催青之后,蚕农忙碌的养蚕工作才刚刚开始。
柳向阳告诉记者,小蚕孵化后2个小时内,要把小蚕移到蚕匾上,开始上桑。小蚕细嫩,采回来的桑叶必须剪成面条粗细。之后桑叶的宽度要根据蚕的大小不断变宽。尤其到了四眠和五眠之后,蚕要连续吃七八天桑叶,每天就是采桑上桑,一张蚕种一季约需要消耗桑叶1600斤。
此外,除蚕沙也是一个麻烦事。“一眠到三眠,每眠除一次沙。四眠和五眠期间,因为食量大,每隔一天就要除一次。除沙时,还将蚕移到另一个蚕匾上。两三万头,需要忙上好半天。”柳向阳说。
催青、采桑、剪桑、上桑、除沙、换匾……蚕农养蚕每天从清晨忙到深夜。为了减轻劳动量,提高产量,传统养蚕方式也在进化。
一家一户催青效率不高,岳西县开始推广小蚕共育技术,培养共育员,建设小蚕共育室。2006年,还投资80万元,建成一座现代化季催青10万蚕种催青室,一日孵化率达98%以上。同时不断改进和引进新的桑树品种和蚕种,达到高单产、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
记者在岳西县蚕桑产业发展局了解到,蚕桑是岳西县五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全县24个乡镇中,产茧乡镇达15个,现有蚕农1.67万户,仍以传统养蚕方式为主。由于传统蚕桑生产耗时耗力,每人每季最多只能养1张蚕种,全家出动,最多也只能养1.5张。
工厂化:科技为养蚕提质增效
传统的蚕桑生产是一家一户的手工劳动,蚕一生25天左右,体重要扩大1万倍,食桑又集中于十余天,此阶段,桑园管理、大蚕饲养的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制约着蚕桑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2018年,岳西县开始试点工厂化养蚕。
走进岳西县莲云乡莲塘村,一排标准化养蚕大棚进入视线。走进大棚,眼前豁然开朗。七排地蚕整齐排列,每排地蚕宽度在80厘米,三四名蚕农正沿着地蚕按顺序铺上桑叶。
莲塘村党总支书记储身玉介绍,过去我们村养蚕是一家一户的,今年采取“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从农户手中流转了230亩田地建桑园,建设了5000平方米养蚕大棚,进行工厂化养蚕试点。
工厂化养蚕与传统养蚕有何不同?兴炜种养专业合作社技术指导王红卫介绍,从养蚕模式到桑树品种,从控温控湿到桑园管理,各个方面都有别于传统养蚕,充满科技含量。
记者看到,大棚前端安装着水帘,水帘下是纸制格栅板,水帘打开后,纸制格栅板缓缓浸湿,大棚后方的风机开启,加速空气流动,一股清凉感顿时袭来。
“大蚕时室温不能高于30摄氏度,干湿差控制在1.5。过去控温只能通过窗户,现在不但精准,而且迅速。看,现在温度已从32摄氏度降至28摄氏度。”王红卫说。
控温控湿只是工厂化养蚕的一个方面,提质增效的重点还在于桑园的管理。
走出大棚,周边桑园里一片嫩绿。与传统桑园相比,这里的桑树低矮,只有1米左右,而且枝条细软、生长迅速。
王红卫介绍,过去桑树为片桑,就是采摘一片一片的桑叶喂蚕。新引进的品种为草木桑,也称条桑。蚕农不用再一片片采摘桑叶,而是如割韭菜一样连枝条一起收割。这样的方式,比传统方式节省三分之二的工时。而且只要肥水跟得上,一个月就又能长起来。
不仅如此,草木桑收割后,一条条带着桑叶的桑枝可直接铺于80厘米宽的地蚕之上,并通过改变每次上桑的方向,形成层层架空状态。蚕在食桑过程中,一步步向上,蚕沙直接落于架空的底部,也省去了除沙的时间。
“过去我自己家养蚕一天忙到晚,现在只要去田里收割一两次,八小时上一次条桑就行,轻松多了。”正在大棚做工的蚕农余育花说。
有了科学技术的加持,工厂化养蚕效益明显。“一季可养50张种,全年可养500张,1张种可产100斤蚕茧,以20元一斤的保底价计算,年产值达100万。”兴炜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炜说。
岳西县蚕桑产业发展局负责人刘军介绍,2018年开始,岳西县开展蚕桑草本化栽培、工厂化养蚕试点工作,从过去一人一季只能养1张蚕种,增加到一人一季可养3张。同时,桑源集中管理,产茧标准统一化,出售价格有保障。
七十年:从一粒茧到蚕桑之乡
岳西是纯山区县,气候温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为栽桑养蚕提供了优良的土壤和环境。
据岳西县志记载,岳西农民取叶养蚕历史悠久,可上溯到1500年前。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30年里,岳西蚕桑事业也进入探索发展时期。通过不断改进引进新的桑树品种和应用新蚕品种,全县桑园面积达5486亩。
改革开放之后,岳西蚕桑进入持续发展阶段,1980年至1995年平均年增产达130.3吨。
“这段时期堪称岳西县蚕业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其主要原因:一是中央改革开放政策好,二是解放了生产力,三是国际市场蚕丝价格上涨,激发了蚕业广大蚕农的积极性。”刘军回忆道。
经过了“黄金时代”,岳西蚕桑事业进入改革调整期,通过巩固完善基础,调整优化布局,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狠抓蚕茧质量,不断提高蚕桑生产的科技水平,实现蚕桑生产的恢复性增长。
经过10年调整,加上国家级“东桑西移”项目的机遇,岳西蚕桑事业迎来攀升,蚕桑被列为岳西县优先发展的三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蚕桑产业的决定》和《岳西县蚕桑产业建设实施方案》,并安排了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扶持,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组数据见证着岳西蚕桑事业七十年的变迁。1949年,桑园面积650亩,年产茧5.1吨。到2018年,桑园面积已达7.5万亩,年产茧3553吨,产值已达1.51亿元。蚕桑生产规模连续10年位居安徽省第一。
围绕蚕桑产业,蚕桑的资源综合利用也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传统的“一粒茧、一根丝”单一产业发展模式向“一片桑园、一系列资源”多元化发展模式跨越。
桑枝食用菌让废弃桑枝变“宝藏”,2018年生产桑枝木耳600多万棒,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桑枝系列工艺品,工艺精湛,远销欧美;“岳西桑皮纸”被故宫选为倦勤斋修复装裱唯一专用纸,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桑叶茶、桑果干、桑果醋、桑叶面条等产品批量上市。
传统的蚕桑产业也带动了茧丝绸工业发展。岳西现有4家茧丝绸加工企业中,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据一半,201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亿元。
2018年,岳西县获得安徽首个“中国蚕桑之乡”称号,殊荣加身,发展不停。刘军介绍,接下来,岳西还将扩大蚕桑基地规模,推广应用高效省力化养蚕技术,并结合“三变”改革,创新规模化生产新模式,采用“丝绸+旅游”模式,打造产业示范园区等措施,提高养蚕效率和效益,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记者 常艳 通讯员 徐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