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清晨,大观区退捕渔民创业就业基地内,东方还未泛出鱼肚白,63岁的严家桂便已洗漱完毕,和老伴一道来到蚂蟥养殖池塘,驾着小船开启了新一天的忙碌。
打了一辈子渔,2020年老严夫妇“洗脚”上岸,告别渔民生活。今年4月,他们来到该区在海口镇红星村境内建立的退捕渔民创业就业基地,当起了管理员。
该基地占地面积62亩,由数十口池塘构成,主要养殖螺蛳、鱼类和蚂蟥。在螺蛳、鱼类、蚂蟥中,养殖蚂蟥利润最高,据该区农业部门估算,亩均年纯收入超4万元。
为进一步引导退捕渔民合理灵活转就业,今年4月,该区联合相关民间组织,共同打造了目前全市唯一的退捕渔民创业就业基地,实行“基本工资+利润分红”的形式,带动退捕渔民致富增收,目前已有包括老严夫妻两在内的三名退捕渔民在该基地实现就业。
“虽然退出了专业捕捞,但干的还是水产。我们夫妻两人月总工资3000元,吃住在基地、不用花钱,加上年底的利润分红,年收入很可观。”谈起目前和未来的生活,严家桂夫妻信心满满。
禁捕退捕,事关渔民生计。渔民习惯水上生活,多数人文化较低、身无长技,转业存在现实困难。
大观区共有建档立卡渔船561条、渔民416户、捕捞渔民825人,渔船数占长江干流安庆段渔船总数的84%。该区立足实际,通过成立退捕渔民创业孵化中心、建立退捕渔民创业就业基地,帮扶退捕渔民发展“近水”产业,让他们“退渔不退水”。
该区每年还安排200万元,专用于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帮助渔民就业安置。规定渔民从事水产养殖业,可获得1.5-6万元补助,渔民从事水产零售业,可获得0.6-1.5万元补助,并出资帮助退捕渔民购买养老保险。
严家桂夫妇两人都超过了60岁,如今他们每人每月都能领到近500元的养老金。“打了一辈子渔,没想到老了还能领到养老金。还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老严笑着说。
截至目前,该区已成功“近水”转业100余人。同时,通过发展产业帮扶一批、务工就业转移一批、自主创业解决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该区涌现出了一批创业之星。
“接下来,我们将在稳得住、能致富上继续发力,扎扎实实让退捕渔民就业有保障、生活有奔头。”该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陈昌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