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学家团队最新完成的一项考古研究——对陕西一处春秋时期遗址男性贵族墓出土的微型铜罐内残留物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该残留物由牛脂作为基质混合一水碳酸钙颗粒,为美白化妆品。
这既是中国迄今最早的男性化妆品,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面脂,将中国制作美容面脂的历史提前1000多年。
位于陕西澄城县刘家洼的春秋芮国遗址一座男性贵族墓,2017年发掘出土了一件微型铜罐,罐内保留的6克左右残留物遗存颇受瞩目。
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课题组,近期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种建荣研究员、孙战伟副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德国马普学会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等开展合作,利用系列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对微型铜罐内的残留物完成综合分析,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专业期刊《科技考古》在线发表。
2月4日下午, 论文第一作者、国科大韩宾博士在实验室接受记者采访表示,研究结果表明,微型铜罐内的残留物由反刍动物体脂(牛脂)作为基质混合了一水碳酸钙颗粒,它是美白化妆品,也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男性化妆品。
他说,此次刘家洼遗址以牛脂为基质的美容面脂发现,表明中国东周先民就已经制作并使用以油脂为基质的美容面脂,这比《齐民要术》记载的要早1000多年,从而将中国制作面脂的历史提前了1000多年。
论文通讯作者杨益民教授希望学界以刘家洼遗址化妆品研究成果为契机,进一步关注并加强考古遗址出土相关容器残留物遗存等研究分析,为化妆品产业在中国古代的起源及早期发展研究填补更多空白。(记者 孙自法 编辑 郭世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