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完成人工造林46.97万亩,占全省的五分之一以上,长江岸线复绿补绿1.2万亩,改造芭茅山26万亩,
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和现代林业示范区数量全省第一;2019年林业总产值451.5亿元,与改革前相比增长40.2%
林业基地及产业发展带动42.6万户群众受益,选聘7747名贫困户担任生态护林员,人均年补助超过8000元
12月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美好安庆‘十三五’成就巡礼"新闻发布会。市林业局介绍我市林长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自2017年试点推进林长制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调研谋划、分管领导调度推进,四年来,找准改革突破的关键领域,创新建立林长制改革体系。
我市坚持试点先行、探索创新,逐步形成林长制“六个一”改革模式,即一个规划体系,引入国家林草局规划院,经研中心和中国林科院专家组,编制“1+2+3”规划体系;一个责任体系,建立四级林长体系,划分3314个网格,设立林长6967名。市县两级出台统筹推进工作机制,严格包保、督察、调度、考核和执纪问责制度,实现闭环管理;一个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聚焦林业经营主体需求,出台“1+N”政策体系,支持高效林业基地、林区道路、蓄水设施等建设,保障设施用地等要素供给;一个地方性法规,今年1月1日起施行《安庆市实施林长制条例》,属全国首创。今年以来,率先探索建立“林长+检察长”依法治林新模式,推进管林治林长效常治;一个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建立“1+7”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成立林业科技创新研究院,发布科技成果30项。今年成立“4+1”专班,重点围绕三大体系,布局九大工程,实施林业科技项目40项;一个林长制智慧平台,依托全国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建立林长制智慧平台,完善在线分析、智能查询、考核调度等八大功能,做到实时监管、在线调度。
“六个一”改革中,规划引领改革任务落地落细落图,责任体系是组织保障,政策体系是要素保障,林长制条例是法治保障,科技支撑是加快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林长制智慧平台是统筹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的信息化手段。
林长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林业治理方式明显转变,由过去林业部门“单兵作战”,到现在成为“一把手”工程,治理方式和效能大为提升。生态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四年完成人工造林46.97万亩,占全省的五分之一以上,其中长江岸线复绿补绿1.2万亩,改造芭茅山26万亩,超过前十年总和。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率和湿地保护率分别提高0.04、0.3和0.9个百分点。森林火灾次数和受害面积与前四年相比分别降低77.6%和80.8%。林业经济效益明显增强,林业经营主体达到2236个,高效林业基地年均增长10%,油茶面积88.5万亩、全省第二,蓝莓面积5万亩、长三角地区最大;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和现代林业示范区数量全省第一;2019年林业总产值451.5亿元,与改革前相比增长40.2%。
同时老百姓获得感明显提高,林业基地及产业发展带动42.6万户群众受益,其中贫困户10万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选聘7747名贫困户担任生态护林员,人均年补助超过8000元,实现“一人护林、全家脱贫”。我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市林业局荣获“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和“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