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完整记录下了这个区域风土人情,一个家族家族繁衍历史。
以潜山市余井镇余蟹形老屋为例,老屋结构既各自独立,又纵横交错;人丁兴旺,无数的血缘亲情、人文历史渗透其中。自明末清初以来,这里余氏村民一屋而居,生生不息,繁衍至今,又因老屋形似蟹状,当地人冠以一个特定的称谓——余蟹形老屋。这个遗迹2012年6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该市余井镇结合农村四好公路、美丽乡村建设,修建一条环形道路,以促进乡村旅游事业发展,有着四百年历史的老屋,重新焕发生机。
置身余蟹形老屋,到处弥漫着冷峻和穆然的气息,依稀可见主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留下来的点滴印记。一砖一瓦,一阶一梁,飞檐雕柱,形态各异,镂空的木窗、拼搭的砖窗,脚下平整的青石板,粗大柱梁、青砖的精细程度,都有着明显的皖南建筑特征。
老屋内厅木架采用江南最常见的“顺栿串”、“顺身串”技法。这些串和阑额、由额、襻间、柱子等组成一个抵抗水平推力的支撑体系,其建筑结构有着较强的科学性。
老屋除了布局精巧、做工精细外,其背后人文历史也值得探寻。
余蟹形老屋门前一亩方塘边上矗立的4根丈余高的木质旗杆,每个旗杆顶部为什么要镶嵌形似“乌纱帽”的木斗?村民指认横梁上安放“圣龛”是什么一个样式,又是做何用处?当年,建造老屋时前厅、中厅、后厅并非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先祖这种非常规设计,有何缘由?
横梁上残存两个悬挂“圣龛”金属挂环来吧,无论您是富甲一方商贾,还是在外羁旅创业游子。这个节假日,带上您的家人、朋友来潜山乡间找寻旧日时光,聆听当地族人分享古民居里辉煌历史,感受老屋祖辈们崇文尚武、耕读传家、张德扬惠家风家训。(文:余叶茂 图: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