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松县趾凤乡团林村村部后的一座山上,有这样一座墓碑,墓碑上写着“刘阳烈士之墓”。
“刘阳乔装卖布的商贩,从事革命活动”“团林村内的云天岭是刘阳和他的同志们当年活动的秘密据点”“刘阳牺牲在趾凤河的桥头”……近日,在宿松县趾凤乡团林村原党支部副书记刘太平家中,83岁的刘太平虽然有点耳背,但身体硬朗,对刘阳烈士的事迹也是如数家珍。
刘阳,1910年生,趾凤乡团林村刘家大屋人。少年时期读过几年私塾。1927年2月,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师进驻宿松县城,成立了宿松左派县党部及常务委员会。17岁的刘阳成为儿童团的组织者,元宵节以后,按照上级指示,刘阳带领县儿童团一举收缴了县自卫队的枪支。
1927年5月,革命形势发生剧变,宿松县委党部被敌摧毁,县委党部负责人被捕杀。刘阳随县委党部要员转移到湖北黄梅,成立了宿松县委党部驻黄梅办事处。同年6月上旬,刘阳与宿松县委党部驻黄梅全体人员转移到湖北武汉,改设驻鄂办事处。同年7月,汪精卫“联蒋分共”,武汉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的处境十分危险,刘阳与部分人员返回家乡隐蔽。
“1928年,刘阳与革命人士取得联系,以趾凤乡团林打杵槎为大本营开展革命活动。他经常集中到附近姜家冲、云天岭、柴家垅等偏僻山冲里面秘密召开会议,研究斗争方案。”刘太平告诉记者。在恶劣的环境中,刘阳始终对革命怀着坚定的信念,加入中国共产党,以革命为己任,担任红军地下交通员,肩负着侦查敌情、发动群众参军的双重任务。为了麻痹敌人保护自己,刘阳经常化装成为一个卖白布的小商贩,挑着白布走村串户,足迹遍布宿松西北甚至附近的黄梅、蕲春一带。在刘阳的发动下,趾凤一带报名参加红军的有100多人。
1932年6月,刘阳派一个革命者送信给当地恶霸地主贺仲民,要求他交出部分枪支充实革命武装。贺仲民接信以后,表面上假说第二天晚上把枪支送到指定地点,暗地里却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的弟弟贺老九。第二天晚上,贺老九带领30多名荷枪实弹的地主武装人员,将团林刘家大屋围得水泄不通,喊话如果刘阳不出来,就要放火烧屋。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刘阳试图从村东突围,没有成功,随后被捕。在被捕的前一刻,刘阳想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他身上的那一份革命者的名单。如果名单被敌人发现了,这些同志可能无一幸免。生死关头,他当机立断,飞快地把名单揉成一团,塞进嘴里,硬生生地咽下肚子里。正是他的从容应对,保护了一大批革命的同志。
刘阳被捕后,贺老九准备把他绑缚县城领赏。刘阳看出了贺老九的卑鄙伎俩和丑恶嘴脸,一路上高呼口号“打倒土豪劣绅!”“中国革命一定成功!”刘阳的高呼口号,引来了很多群众围观。贺老九为防不测,临时改变主意,在趾凤河向刘阳下了毒手。刘阳倒下了,但是他保护了一大批革命同志,唤醒了父老乡亲。在宿松县趾凤乡团林村村部后的一座山上,刘阳烈士之墓青山长存。
年轻时,刘太平经常到刘阳烈士墓前凭吊。如今年纪大了,刘太平爬不了山,但是他不忘发挥余热,经常给村里的年轻人讲述刘阳烈士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