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等5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小贷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贷款,为什么会这样呢?
安徽国誉律师事务所杨毅律师评析:在这个《通知》中有明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对这一群体精准营销;不得采用虚假、引人误解或者诱导性宣传等不正当方式诱导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借贷;严禁任何干扰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暴力催收行为。
我们所熟知的“花呗”、“借呗”是产品名称,其背后的运营公司实际是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由其业务名称不难看出,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其实都属于小额信用贷款,也在该《通知》的规定范围之内。很多人其实不太理解这个规定,甚至学生群体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抵制。但究其原因,该《通知》的出台,本身就是旨在保护大学生的利益。因为学生本身没有收入,抵抗诱惑的能力较差,除了透支消费以外,还有很多不规范的信用贷款以“校园贷”的形式出现,比如“培训贷”、“美容贷”、“租房贷”等等,这些“黑网贷”已经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作为大学生,如果长期进行这种消费信用贷款,甚至对透支消费产生依赖,长此以往,因经济能力的制约,产生逾期后可能会对其本身的信用产生不良记录,甚至对以后的工作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而逾期造成的违约金也会给自身和家庭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在不敢告知父母的情况下,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因此,规范互联网贷款,合理的对“权利”进行制约,不仅仅是保护大学生的利益,也是肃正社会风气,营造社会良好风气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