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今年春节,供职于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检察院的沈长林留在了厦门。大年三十,记者电话采访了沈长林,说起过年,他打开了话匣子:最难忘的是家乡的年味。
沈长林是宜秀区大龙山镇永林社区人,毕业于解放军合肥炮兵学院,从军27年,2014年转业到厦门。他说,家乡的年味从杀年猪开始。杀好年猪,就开始炸圆子、打豆腐了,还要准备其他的年货,家家户户忙忙碌碌,一派节日喜庆氛围。一年辛苦忙到头,过年该好好歇息了,孩子们也都早早放了假,从大人到孩子,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连平时不苟言笑的父亲,也会露出笑容,跟孩子们亲近亲近,一家人其乐融融。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是过年的重头戏。母亲和姐姐们忙碌一天,鸡、鸭、鱼、肉,新鲜的、腊味的,红烧的、小炒的,荤的、素的,一盘盘香喷喷的菜摆得满满一桌。小孩子早早就围在灶台边,看母亲做好一道道菜,然后开心地抢着往桌上端。小时候的年夜饭一般是12个盘子,一排4盘,摆3排,整整齐齐。后来日子越来越好,年夜饭桌上的盘子也跟着多了起来,一般都要摆上16个以上的盘子,满满一大桌。
每到年关,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成了远离故土和无数身处异乡的游子无法割舍的牵挂和永远的乡愁。
沈长林说,既留之,则安之,今年留在厦门过年,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年味。节前,单位按照当地习俗,组织大家一起吃饭,俗称“尾牙”。腊月二十九上午,忙完手头工作,他抽空上门慰问了帮扶对象,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为厦门爱心工程献上自己的一份心意。厦门的年夜饭家家户户基本以火锅为主,一家人吃一会儿后,就开始楼上楼下各家各户串门。祝福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酒也喝了一杯又一杯,直喝到临近新年钟声敲响,才面红耳赤、依依不舍作罢。大年初一,在医院工作的妻子去单位值班了,他和儿子一起打卡健康步道和湿地公园。厦门过年期间的天气比较舒适,信步走来,但觉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蓝天白云,灯红柳绿,景色怡人,万物生发,一派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景象。
沈长林说现在很多人不仅迅速接受了“就地过年”,还把这种“别样过年”过出了新的年俗、新的年味儿。回不了家了,那就把年货寄回家;不能当面给父母压岁钱,那就网络云拜年……这,就是新年俗,新年味,新的过年氛围。在跨越时空界限的“云团圆”中,我们追求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主题依旧不变。相信等到春暖花开,疫情彻底散去的时候,当我们回忆起共同“解锁”的这些“新年俗”,一定会更加珍惜彼此,珍惜家人健康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