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3日,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回头看”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即日起至2021年3月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绿盾”行动“回头看”工作,再排查涉及自然保护地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着力解决各类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努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庆样板。(《安庆晚报》2020年12月24日)
这一次,我市开展的“绿盾”行动“回头看”,重点打击八类环保违法违规行为,活动开展时间之长、打击的违法违规行为查找之准、监督执法标准之严,都将给环保工作中存观望、侥幸心理者以打击,通过致函督促一批、公开曝光一批、依法依规问责一批,达到自然保护地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拉条挂账、整改销号”的目标,值得期待。
世上事最怕认真。监督“回头看”要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千条万条,敢于较真碰硬是第一条。一方面,要改变工作作风,不打招呼、不发通知,直抵现场,察实情,探真相;另一方面,执法要严,对于发现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除了依法依规对企业进行整顿、罚款、停产或立案处理外,违法违规行为不整改到位绝不放过,必须监督企业拿出“整改时间表”、绘制“整改路线图”,进行彻底的“闭环式整改”。
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即环保检查组、督查组一来,个别领导和污染企业就“哆嗦”,一走就“嘚瑟”。违法违规行为就在“眼皮底下”,难道所在地领导和监管人员没看到?或地方保护主义“装聋作哑”,或执法不严应付了事……为此,当结合监督“回头看”,追究问题单位所在地相关领导和监管者的责任。通过追责问责,敦促相关领导和监管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将问责压力转化为防污、治污动力。
实践已经证明,畅通群众举报渠道,让环保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行,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借助此次“绿盾”行动“回头看”,继续鼓励和接受群众就环保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同时对各单位过去群众举报的环保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一次“再检查”、“再督促”,让社会监督力量成为对环保工作的“软约束”,效力同样重要而绵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安庆是一场持久战。让我们磨砺好环保监督利剑,强化监督执法,坚决对污染行为说“不”,对环保工作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说“不”,推动安庆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