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加上老年人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对于社会上不断涌现的信息化智能化设施,要么搞不懂,要么学不会,只能束手无策。
当大众都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便捷之时,如何帮助老年群体跨过这道“数字鸿沟”,让他们没有被时代抛下的失落感,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这需要相关机构、组织和商家在积极推动智能应用的同时,将老年群体的特征考虑进去。在公共服务和技术进步上,通过推进智能产品适老化开发改造、继续保留一部分传统产品和服务。尤其是挂号、购票、乘车、政务服务等民生相关项目,让老年人在智能化时代也能有相应的线下服务。把尊老优良传统细化到社会管理的每个细节中,以体现出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温度”。要想帮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老人家里的年轻人也要抽出时间,教会老人智能手机用法,让他们适应智能化时代。社区、养老院、老年大学等具有经常组织老年人活动优势的组织和机构也要伸出手,及时开设相关课程,培训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产品。帮助老人知网、触网、用网,让他们在数字化时代,也能迈出虽慢一些却同样从容的步伐。可以说,帮老年人解决扫码难题只是个例层面的命题,如何举一反三,让老年人的权利得到全面保障,让他们在智能化时代更有尊严,这一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要知道,我市老龄化率已达18.03%,其中城区20.98%,已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要适应老龄化这一特征。在推动智能化、信息化应用加快普及之时,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更多符合其特点、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与我们共享信息“加速度”。
其实,提供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技术服务和操作平台,帮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这不仅仅是一种人文关怀,还能补齐新型消费短板,带来巨大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