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安徽“盲人考生”昂子喻接到了中央民族大学老师为他送来的录取通知书,在与老师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后,他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涯充满了信心。
今年是昂子喻第二次参加普通高考,去年他的高考成绩是551分,高出一本线55分,但他觉得与平时的模拟考试相差不少,属于非正常发挥,于是选择复读一年。
昂子喻承认,复读的这一年压力一直特别大,高考分数公布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去查分,得知是635分,比预估的要高了20多分,终于如释重负。
昂子喻出生于2001年,患有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到13岁时几乎完全失明。他从小跟普通孩子一起上学,学习基本靠听,每天的作业都是父母帮忙代笔完成,他们给昂子喻读题,昂子喻把答案说出来,然后父母再写上去。
考试也是一样,昂子喻要把试卷拿回家,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如果是期末考试,学校会安排一个单独考场,让昂子喻的父母来帮忙读卷子。后来上了中学,为了保证公平,就由学校的老师来完成读卷子的工作。
高一时,昂子喻去青岛盲校读了一年,主要是学习盲文。这一年对他的帮助很大,他能够熟练掌握盲文的阅读,在生活自理方面也有了显著提高。不过考虑到盲校的教学进度和整体环境,他还是回到了父母身边,继续在普通学校学习。
昂子喻说他最感谢的是自己的父母,没有父母这么多年的陪伴,他很难坚持下来。
对话
“我从小喜欢数学 所以报了计算机专业”
北青报:马上就要开学了,你有做什么准备吗?
昂子喻:我的专业涉及到计算机,所以得学习一些基本的读屏操作。我是高一才进入盲校的,而且只有一年,很少碰电子设备,手机的日常使用没问题,但电脑读屏软件还是不熟悉,还要加强一下,这样才能应对未来的学习。
北青报:学习计算机专业会有困难吗?
昂子喻:我将要读的专业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这个专业是我自己选的,我从小就喜欢数学,所以填报的专业大多跟数学有关。我看了这个专业的课程,大部分是数学,有一部分跟计算机有关,主要是程序方面的。程序本身对视力没什么要求。但有一些基础学科,比如高等代数,可能会有一些困难。教材如果是电子版,我就会用盲文电子显示器,把电子版文档转化成盲文显示出来,但数学科目会有很多符号和图形,仪器在识别时可能会出错或者显示不出来。我上初中时,还有一些视力,爸爸就用记号笔把图形画出来让我认识,后来我全盲了,但对图形还有一些印象,因此比先天失明的学生在这方面还是会好很多。
北青报:大学都是寄宿制,生活上是否有困扰?
昂子喻:我了解学校这边此前没有招收过全盲学生,仅收过弱视学生。但学校这边对我的情况很重视,填报志愿时,就跟学校老师沟通,老师就在电话里跟我爸妈说,学校会做好准备。我的录取通知书是民大的五位老师送来的,这让我很吃惊。我们三口跟老师们沟通了很多细节,主要是关于之后学习中教材的使用问题,民大老师表示会全力配合,一起想办法解决。老师很主动,态度也特别好。
在住宿方面我有些经验,因为我从盲校回来就在普通学校就读,也是寄宿制的。上了大学以后,可能还需要适应一下环境,比如打饭、洗澡、找座位之类的,但这些困难我已经想到了,并做好了心理准备,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北青报:你的学姐黄莺几年前被武汉理工大学录取,她认为视障学生读普通高校最大的困难是与社会融合,你怎么看?
昂子喻:我可能比黄莺学姐他们有一些优势,就是我在盲校的时间很短,我此前的学习生活基本都是在普通学校完成的,所以对于融合教育来说,我的心理接受程度会更好些。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个规律,作为一名视障学生一定会有普通学生来帮助你,我认为这种帮助一定是平等的,别人帮助你的同时,你也应该给别人适当的帮助,这是一种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