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者:舒池俊
扶贫记:
2017担任望江县赛口镇汪洋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9万元,人均收入达到9700元。
“当下,我们正在产业提升及‘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等公共服务方面发力,力争让我们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蹄疾步稳。”
——舒池俊
户户通上水泥路,组组有了路灯,自来水实现全覆盖,贫困发生率从进村时的9.6%降至如今的0.12%,村集体也有了产业、2019年收入39万元。
望江县赛口镇汪洋村是贫困村,全村986户、4089人,截至2016年底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392人。2017年4月28日,市发改委四级调研员舒池俊来到该村驻村帮扶,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如今,汪洋村早已出了列,正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快步前进。
一个面积约30平方米的房间,内设一张床、一个办公桌,办公桌上是一台电脑和4本扶贫日志,还有一叠材料、一个茶杯,这就是舒池俊的办公点。
“我进村已经整三年了,如白驹过隙。三年来收获满满、做成了一些事,但是还有好多事情没有来得及干,例如建设村级完整小学、建设村卫生室、完善三个产业项目……”现年57岁的舒池俊对于村内事务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三年来,他坚持驻村工作、吃住在村、登门入户,将全部精力倾注在富民强村上。
这三年,舒池俊始终将汪洋村的党建和脱贫抓在一起。2018年村两委换届,在其推动下,村两委迎来了三位新人,班子凝聚力比以前更强了。舒池俊还利用扶贫夜校和乡村大讲堂,积极宣传宣讲“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等知识,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拉近干群距离。
脱贫攻坚,没有产业就是无本之源。三年来,在舒池俊的推动下,村内三个扶贫项目整改到位:黄牌圩油茶改种了桃树,橘树;温氏鸭棚改造成中药种植;扶贫车间通过招商,由南京一家环保生产企业承包。通过发展产业,汪洋村集体经济有了明显增长,社会事业明显改善。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9万元,新型农村养老实现全覆盖,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均收入达到9700元。
黄牌圩丰收,汪洋村无忧。黄牌圩是汪洋村千亩以上的圩口,2014年以来,该圩上修建了五座抗旱排灌站,修建了提顶公路,为圩内1000余亩良田旱涝保收奠定了基础。该圩内有8个种植承包大户,其中曹广明、项金苗均是贫困户,承包面积均达到百亩以上。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全村干群忙于脱贫攻坚之际,2017年底的一场大雪对黄牌圩抗旱排灌站3条共计3.5公里长电缆给予毁灭性损坏,由于电杆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架设,年久失修,电缆老化,大多电杆被大雪压塌折断,还有部分电缆被不法分子偷盗,以致抗旱排涝站不能运行,经供电部门测算,重新架设电杆电缆需30万元。
当时圩内农户们焦急万分。舒池俊知道后,带领村两委专程到市发改委寻求支持。市发改委当即与望江县政府联系。经过十几天的奋战,2018年5月25日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清澈的河水不断流向每块良田,政府为我们架起了一条丰收的电缆。”承包大户项金苗看着圩内绿油油的农作物,心里乐开了花。
村容村貌要改善,必须提升基础设施。近年来,舒池俊带领村两委先后争取到村项目投资200多万元。“基础设施是前提,产业项目是关键,两委班子建设是核心,帮扶工作是纽带。”2020年5月6日的扶贫工作日志上,舒池俊这样写道。
“虽然我们村在2017年底就已经出了列,但是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当下,我们正在产业提升及‘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等公共服务方面发力,力争让我们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蹄疾步稳。”舒池俊说。
(记者 沈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