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烈日,酷暑高温,不少工作岗位都面临着严峻考验。
有一群人,他们时刻准备着,听“铃”出发,奔波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他们抬着25斤的担架帮助病人与时间赛跑,他们有着人们可能并不熟悉的职业称谓:120救护车担架工。
7月31日,救护车担架工吴正明将一位患者送上救护车。 记者 徐火炬 摄
7月31日,中伏第十天,阳光遍洒宜城大地,又是一个高温天。早上6:40,在安庆市立医院急诊大厅里,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刚踏进医院的120救护车担架工吴正明放下手中的饭盒,抓起工作服,跟着医生护士往救护车上跑。他们的目的地是经开区老峰镇一小区,要接的是一位疑似中风的患者。
“对于有些危重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恨不得能飞过去。”今年66岁的吴正明当120急救车担架工已有12个年头,岗位实行轮班制,这么多年来,吴师傅没有请过一天整假,连清明节扫墓都是起个大早去,不占用上班时间。
接回老峰镇的患者,吴师傅抓紧时间休息。“做我们这一行要时刻保持体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下一个要接的病人的情况,是不是体重过重,是不是情况危急……”吴师傅说。
9:05,急救铃声再次响起,求救的患者78岁,全身不适,下肢水肿不能动弹,患者家住大观区花亭西村一居民楼5楼。听到铃声响起,吴师傅就和医务人员飞奔上救护车。
12分钟后,救护车赶到患者家楼下,这是一栋老式居民楼,没有电梯。吴师傅拿起25斤重的担架冲在最前面,记者跟随其后,楼梯非常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过,而且坡度很陡,爬起来很是费劲,楼梯转角处的空间也不大,吴师傅担心抬患者下楼可能会遇到困难。
爬到5楼,吴师傅脸上已满是汗水,顾不上擦汗,他就随医护人员进门查看患者情况。经初步检查后,吴师傅将患者抱起平放在担架上,并不停安慰着情绪不好的老人。在家属的帮助下,吴师傅用了10多分钟才把这名患者抬到救护车上。此时的吴师傅脸颊发红,头发梢都在“滴汗”。
10:43,龙狮桥菜市场门口有人晕倒;14:32,横店影城有人晕倒……只要急救铃声响起,不管吴师傅在干什么,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冲进救护车。
在成为急救车担架工之前,吴师傅已从一家企业提前退休,有一份稳定的退休金。从年过半百干到花甲之年,在担架工这个岗位上坚守了这么多年,吴师傅说:“这份工作虽然辛苦,常年无休,但这是救命的工作,越干越想干,越干越离不开。”